——以西安纺织城为例----调研报告 纺织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4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大国,不仅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工业水平迅猛发展,部分产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已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较为完善的纺织工业体系,从纺织原料生产开始(包括天然和化学纤维),纺织、织布、染整到服装及其他纺织品加工,形成了上下游衔接和配套生产,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第一生产国、出口国。[1]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纺织业的具体发展升级,我们小组便以西安纺织城为例,进行调研。我们通过了解知道了纺织城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国营西北第五棉纺织厂正式开建以来至随后的几十年中,它也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也逐渐形成了现代工业集群。蓬勃发展的纺织城充分享受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种便利,并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以国企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区迅速显现出竞争疲态,纺织城也受到巨大冲击。尤其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纺织城拥有先进装备的比重已经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沉寂中迅速被边缘化。面对这种困境,西安市决定对纺织厂实施“腾笼换鸟”战略,首先整合人力组建了西安纺织集团。灞桥区和新成立的灞河新区在灞河的东岸新建了西安现代纺织工业园区,园区内采用全新的现代化纺织设备技术和经营模式进行生产和管理,纺织企业转型升级之路由此开始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而纺织城部分企业也主要以为工厂定做工作服为主,拥有专业的生产流水线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针对具体企业的调查报告 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涉后,我们在企业的党政教育办公室采访到了企业的董事长,她回答了我们的问题,让我们对纺织企业发展细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了解到现阶段企业发展面对的困难,对于企业技术的发展及改善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陕西,人才外流,相对于沿海发展还是迟缓一些。而此企业建厂于改革开放以后,也避免了很多以前发展所面临的困难,而同时也抓住了国家发展的机遇,国家在前些年也针对纺织企业出台了相关的社会政策以及资金上的支持与优惠。近几年来,对于企业的贷款发行也有了新的政策,可以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来发展自己。 而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的影响,由于国内疫情管控的有效成果,使得国内纺织企业生产恢复较好,现不但面向国内特种企业的服装订单,也增加了出口订单。而如今的企业生产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企业生产机器设备不断地改造升级,设备替代人工也成了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未来将走更加专业化,注重功能的专业化以及差异化发展,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发中去,并且更加注重绿色生产,着力减少生产中产生的污染。 并且企业具有完整的生产程序和严格的质检程序,各种专业的实验室及检测仪器一应俱全,例如测试衣物的拉力,静电,摩擦,热防护性能以及色牢度等等。经过不断发展,现年产量可达600万箱。而且现在企业的发展也更加注重对社会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企业也招收残疾人,贫困家庭人口,劳改出狱的人群等等,使他们学习到新的技能,提升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同时更加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次对企业的走访与参观,我们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了纺织业的具体生产流程,从开始生产到成品质检再到售后服务我们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三、纺织城现存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轻工业体系的不断改革,是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得以跻身世界大国之列的强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伴随着工业体系变革与工业化的发展,我国也成功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巨大转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党和国家如何走好新时代中国轻工业发展道路,成为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全新挑战。因此,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轻工业体系的变革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选择去到纺织城当地,进行一些实地的走访和调查,更深刻更直观地通过以点代面的方式去了解我国轻工业体系的变革。 根据我们对具体企业代表的采访调查,目前纺织业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民营企业、小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面临更大挑战,在融资、政策方面往往存在偏见,要不断打破所有制偏见、推行股份制改革的方式改善企业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形成平等共促、和谐共竞的良好局面。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有向其他方面转化的趋势,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企业应当把握改革开放形成的制度与政策优势不断“走出去”,建立全球化产业优势,利用东南亚等地的劳动力优势与我国不断进步的科技水平,实现产品效益的最大提升。 最后,企业要坚持以绿色生产为主线,构建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实现中国的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 四、对于未来发展的具体措施建议 本次我们采访了具体企业,对我国轻工业体系的变革有了更加直观准确的认识,关于如何更好助力企业发展、助力我国工业化进程,我们提出以下观点。 一、国家政策要继续减轻民营企业的贷款融资压力,为企业扩大规模优化生产提供机会。 二,国家和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制造业生产水平,更好的秉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念,更好的创新轻工业发展技术,提高轻工业制品质量,减少轻工业产业的生产污染,加速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企业积极运用我国的跨国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全球协作能力建立全球化统一化、规模化轻工业发展产业链,形成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效益和区位效益,从而提高自身的全球竞争力。 四、建立健全完备的风险预估政策,以此次新冠疫情为例,很多缺乏风险预备能力的企业遭受巨大冲击,企业要随时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五、企业要打造自身“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造良心企业,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在盈利的同时提供社会效益,如此次采访中,该企业为贫困人口、残疾人等提供岗位并进行技术培训,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工业化是人类跨入更高的社会形态不可逾越的阶段,近代工业化把中国推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此次调研能够为后续轻工业的长足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范本,从而形成更加科学、有序、有效、具有中国特色的轻工业发展模式。 纺织城企业作为改革开放后轻工业发展道路上重要的一个具体缩影,对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工业体系变革作用显著,对我国轻工业继续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王建峰) |